10月19日,清华附中高19级学生到昌平沙河高教园区北京农机试验站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清华附中副校长白雪峰,高19级年级组长周建军,高一全体班主任,部分任课老师,高一全体学生共7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抵达农机院生态农业科技园后,基地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项目相关的农业知识,同学们认真听讲,收获颇丰。随后,同学们赴场地开始了实操。十几个班级的学生分别体验了农耕、制作酸奶、扎染、蒸馒头、手擀面、制作花灯、纺线织布、采棉花、压饸饹、制作油纸伞、纺线织布、包饺子等项目。体验过程新奇有趣,充满欢声笑语,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各组都收获了丰盛的劳动成果。
体验农耕
在制作花灯环节,首先基地老师带领大家猜灯谜,教授花灯的种类以及制作流程;在实际操作环节,老师指导同学们先将铁丝缠成铁圈,再将丝网套上去并进行固定制作成花瓣,然后将各花瓣与花蕊组合起来,最后制出叶片,将叶片与花朵连接到一起。
体验花灯制作
在制作饼干环节,同学们需要先称量出需要的面粉,糖,将鸡蛋打成全蛋液,再将黄油化好,在其中倒入蛋液和糖,搅拌均匀。之后再倒入面粉用刮刀拌匀。将面和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2-5mm的面饼,用模具印出图案,放入烤盘中烤制。饼干的最终成品十分香甜可口,同学们还将自己制作的饼干装入小袋中带走。
体验饼干制作
体验扎染
在劳动间隙,基地老师先后带领不同班级的同学们参观了寒春、阳早两位为我国奶牛品质改良和奶牛饲养机械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美国友人的故居。他们因信仰共产国际,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中国,在1949年带着党交给的任务,赶着83头荷兰奶牛来到荒凉偏僻的三边地区建立牧场,帮助当地牧民改良牛羊;之后的几十年,他们不断通过技术革新,在中国率先实现了奶牛饲养机械化,立志让贫困的中国人喝上新鲜牛奶。他们自称“在中国养了一辈子的牛”,被称为 “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国际友人”。随后,基地老师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牛场,零距离接触了现代化农场,并了解其先进的运作模式。
一天的劳动生活充实而快乐,多元化的教育体验使同学们加深了对生态农业的了解,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动手能力。同学们感想颇深。曹雨辰同学在周记里写到:“天色渐暗,短暂的学农生活接近尾声。虽然疲惫,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通过农事劳动,居住在城市的我们深深意识到了一餐一饭来之不易,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劳动中的技与美。这是一次生活技能的成长,也是一次心灵的启迪。”
来源:高19级年级组
撰稿:娄赛赛
照片:高19级各班同学
审阅:白雪峰 党胜军 杨瑞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