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第15届纪念“一二·九”革命历史短剧展演圆满落幕
12月8日上午,清华附中高18级纪念“一二•九”运动主题活动暨第15届革命历史短剧展演在报告厅举行。清华附中副校长白雪峰,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黄丽梅、副主任王田,高18级年级组长李劲松,校团委书记任星阳,学生会指导教师赵习,艺术教育办公室负责人、音乐教研组组长鞠红,音乐教研组教师贺晓宇,历史教研组教师王敏,语文教研组教师向东佳担任演出评委。高18级师生和部分家长近900余人观看了演出。
此次活动以“众志成城”为主题,分为五个篇章,以抗日战争为主线,年级中14个班级积极参与。在“众志成城”的主题下,按照主人公社会角色的不同分为“向着民族的解放 直面枪口的火光——军人”、“初生牛犊的梦想 中华民族的希望——学生”、“镰刀锤头的力量 抗日救亡的脊梁——工人”、“实业救国的梦想 启民愚氓的担当——商人”和“终章——曙光”五个篇章。从一个全新的历史视角,为观众展现出了一幅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救亡图存的宏伟图景,着力从不同社会角色的角度,全面阐释不同阶层的爱国人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下,为民族解放与独立的作出的伟大贡献。
高18级学生主持展演
第一章:向着民族的解放 直面枪口的火光
1.高1813《将夜》
尖锐的枪声一瞬间撕裂了中国残存的黎明。黑暗的魔爪笼罩大地,惨痛的枪响在长夜中依稀回荡……“不抵抗”的撤退命令,对于东北军独七旅军团,是撤出北大营的无奈,是撤离沈阳的屈辱。但是,作为一个个热血男儿,流淌在他们血脉中的血性与气节却从来不曾泯灭。经历了一次次的隐忍之后,他们终于愤怒地端起刺刀,满怀一腔热血地走向战场。他们是前线上最勇猛的将士,是抗日战线上最坚不可摧的中坚力量!身为军人,他们始终不辱使命。他们燃尽自己最真挚热烈的满腔热血,点亮了漫卷压境的黑夜。为军立世,当誓忠于国家,只待金戈铁马守社稷。誓死抗争的漫漫长夜将至,他们已拔营,启程。
高1813《将夜》剧照
2:高1811《七七事变》
傍晚最后一缕斜阳还映在城墙上,弹孔愈发的清晰而冷酷。风刮过了,硝烟还没有飘尽。宛平城陷落了,但二十九军的战士们用他们的生命守住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英雄的赵登禹作为二十九军的将军,身先士卒,与敌军抗争到底,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不离开脚下那片他誓死捍卫的土地。那是明知必败的战斗,可二十九军将士们的铁骨铮铮,向日本侵略者发出了决死的战书。他们生来并不为死,却用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他们生来不为战争,却用单薄的枪打尽了最后一颗子弹。哪怕他们身后还有他们日夜牵挂着的家庭,他们也依然义无反顾地拥抱着枪林弹雨,绝不后退一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手半伸出去,眼里满含热泪,目之所及的地方,叫做家乡。
高1811《七七事变》剧照
3.高1808《越过那座山谷》
漫漫长征,红军战士们跨越一座座高山,一条条江河;那绵延的二万五千里是留在中国辽阔版图上最伟大的奇迹。红军需要面对的,除过身后敌人的枪林与弹雨,还有疲惫、疾病与饥饿。每每陪伴着红军战士度过这些难关的,总是那些年轻的医护兵们。虽是女子,可是她们却毫不软弱。身着红军军装、扛着沉重的医药箱,她们坚定地跟随着大部队跋山涉水。那一句句殷切的叮咛,那在一次次在隆隆炮火中的抢救,是英雄不朽的颂歌,值得我们世代传唱。
高1808《越过那座山谷》
4.高1815《骊山绝谏》
一个不抵抗政策将饱含一腔报国热血的东北军官兵压回关内,全国弥漫在内战的混乱之中,国家存亡危在旦夕。他,张学良将军,将自己的前途、名利、生死置之度外。“活捉蒋介石”这五个字的背后是破釜沉舟,是背水一战;“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在多少次隐而不发、怒发冲冠后的振臂高呼。兵谏,是他身为炎黄子孙最热忱的拳拳之心!在决定国家存亡的关头,他以自由为代价换取民族的希望,带领国人走向团结,走向光明。他奉献了自己,挽救了中国。
高1815《骊山绝谏》剧照
第二章:初生牛犊的梦想 中华民族的希望
1.高1814《与国无疆》
一二·九,一场属于学生的运动,一段属于中国人的记忆。在国家危难之际,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坐视国家被侵略而不顾,学生当然也不例外。面对社会动荡,风雨飘摇,在本该是安心读书的年纪,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学生毅然放下纸笔,拉起条幅,走向大街小巷,那一句句愤怒的呼号,喊出的是民族的气节,是中国儿女的脊梁,!“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为了民族的未来,年少又如何?他们视死如归!
高1814《与国无疆》剧照
2.高1804《为你,千千万万遍》
还记得,那战火四起,硝烟弥漫。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世。书生扛起长刀,老人搬起物资,作家拿起慷慨激昂的笔;商人放下利益,土匪迈出老寨,医生赶往并不属于手术刀的战场。千千万万的人走下自己的岗位,聚到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哪怕飞蛾扑火,哪怕战场结果未可知,却仍是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因祖国胜利,世界和平,民族独立是他们一生的信念,便以一种最决绝和灿烂的方式燃烧殆尽,然后义无反顾的奔向信仰与毁灭,在所不惜。为你,千千万万遍。
高1804《为你,千千万万遍》剧照
3.高1802《梅花依旧》
梅香悠悠,经久不散;傲骨铮铮,千年不倒。在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里,有这样一群由三所名校集合而成的临时大学,叫做西南联大。但是,又有几人知晓那些莘莘学子在背井离乡时的愁肠百转;又有几人可知这些心怀热血的年轻人们强忍冲上前线的渴望,转而奔赴大后方时的心有千结。不是临阵脱逃,而是为祖国留下科技兴邦的希望,是为祖国的发展积蓄力量。而今,也只有岁岁常开的梅花一如往昔傲雪凌霜,香气清幽。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斯人已去,梅花依旧。山阻石遏大江毕竟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吾国不灭,此魂不亡。
高1802《梅花依旧》剧照
第三章:镰刀锤头的力量 抗日救亡的脊梁
1.高1806《星火绵山》
广漠的黑暗平原上,被浓厚的雾气笼罩。他曾是一个游走在多党派的聪明人:作为一个杰出的间谍,他行走在军队的黑暗面,蜗居在卡卡作响窃听器前。可当他在陕西的黄原洞窟前,看着那飘动的红旗、听着那慷慨的军歌之时,他第一次犹豫了。他原本的任务是枪杀主席,但他攥着手枪的手,最终还是颤抖的放下了;他原本的任务是窃听机密,但他最终还是未将传入耳中的机密消息,泄露东洋。从东北黑土大地走来的他,在冉冉红旗的感染下,选择了坚守他内心的良知,只为不辜负“中国人”这个最值得骄傲的名字。
高1806《星火绵山》剧照
2.高1803《广东民众御侮救亡大会》
“砰!”枪声划破了寂静的长空。失去亲人的悲痛、朋友背叛的苦涩以及革命事业的失利交织在一起,让她彷徨。接二连三的灾难仿佛要将她这颗尚还稚嫩的心撕碎。但是,再多的苦难都磨不灭那团冉冉升起的火焰,相反,正是这一度的苦难造就了一颗更坚定、更执着、更勇敢的心。大会上,灯光缓缓聚焦到她的身上,她用激情感染台下的观众,她将满腔热血挥洒,演讲台上的振臂高呼就是她坚守的信仰,就是她崇尚的革命理想!
高1803《广东民众御侮救亡大会》剧照
3.高1812《惊雷》
你可曾听过惊雷之声?他是父亲,是退伍的战士,但他忧国忧民的心却始终不曾离开战场、不曾离开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他的牺牲,如同漫漫长夜后的第一声惊雷,唤醒了全村的人民,唤醒了人们誓死反抗的决心。从前选择逃避的农民们从土地中抬起了头,端起土枪土炮同敌人在麦田里周旋。开出一条条地道,铺下一片片地雷。哪怕枪子在身边炸响,他们也无所畏惧。每一寸河山,都紧紧攥在掌心。他们,决不后退半步!“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那面红旗不倒,就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高1812《惊雷》剧照
第四章:实业救国的梦想 启民愚氓的担当
1.高1807《哥只是个小人物》
杨毅只是一个煤矿的老板,只是一个尽力想守护好妹妹的哥哥,只想带着尚未成年的妹妹平安生活在这乱世之中。面对席卷东北的抗日救亡浪潮,他只觉事不关己。可是与妹妹的生离死别,彻底改变了他。他意识到,当外敌侵略之际,只有觉醒了中华民族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血性与不屈,只有当四万万同胞一起站起来反抗的时候,中华民族才不再是任人欺凌的蝼蚁。他在家和国之间作出了抉择,宁愿炸掉世代经营的煤矿,也不作卖国求荣的汉奸。从一个小人物到实业救国的先驱,他的成长与转变令人动容。
高1807《哥只是个小人物》剧照
2.高1805《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硝烟四起的中国,许许多多个实业家拒绝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为了祖国胜利而奔波操劳。他们不计劳累,不惜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甚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兢兢业业,为工厂内迁竭尽全力,在祖国大后方为抗战一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他,范旭东,以异于常人的勇敢与理智,奋战在大后方,默默地支撑着前线经济。他放弃了日本人提供的钱财名利,以他的坚毅,将工厂迁去内地。他任劳任怨,在资金严重紧缺之际,力挽狂澜,却因操劳过度罹患疾病,不久于世。斯人已逝,但光辉永存,他为实业救国作出的努力将会被永远铭记。
高1805《工业先导,功在中华》剧照
3.高1810《大献金》
上海沦陷,社会黑暗。一边是看着自己的船厂沦为日本人的兵工厂,一边是舍弃世代经营的产业,告别故土南下武汉,贾家最终选择了后者。他们在武汉,人们大献金的浪潮,是觉醒,是奋起,是不屈。从伤残军人、到老人、到医者再到商人;从钱财、到刀械、到药材……老老少少都以自己的方式为抗战贡献力量,不分你我,万众一心。他们的爱国热情温暖了那年的寒冬,也感染了贾家,他们捐献出全部财产支援前线,没有犹豫,没有彷徨,只为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只因身在华夏!
高1810《大献金》剧照
终章:曙光
高1809《战胜而胜》
黎明的曙光终会到来,十四年,我中华儿女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赶走了日寇,赢得了胜利。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可就在中国得以以战胜国的视角再度审视这次刻骨铭心的伤痛之时,中国的选择却出乎人们意料,在仇恨和宽恕之间,中国选择了宽恕,在报复和原谅之间,中国选择了原谅。不单单是因为我们的胸襟与气度,更是因为我们对于和平的珍视,我们真的不希望悲剧再度上演。追求和平才是对历史真正的尊重与铭记。
高1809《战胜而胜》剧照
本次展演评出了个人奖项和集体奖项,个人奖项包括: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铁后勤奖;集体奖项包括:特等奖、一、二、三等奖、最佳舞美奖、最佳海报奖、最佳组织奖。 获奖情况如下:特等奖:高1809;一等奖:高1802、高1813、高1814;二等奖:高1807、高1810、高1812、高1815;三等奖:高1803、高1804、高1805、高1806、高1808、高1811。
高18级的同学们用他们在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演绎了一段写满血泪的抗战史,表达着他们对革命先辈们的崇高敬意。那一幕幕凝聚着全班同学智慧与心血的剧目,带给我们沉思,让我们追忆,以最为别样而深刻的方式带给我们感悟。当全班同学围于剧本前出谋划策之时,我们感受到的是从前不曾深刻体会的班级凝聚力;当寄托着班级厚望一步步迎着聚光灯走向舞台上之时,我们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当看着演员怀着满腔的激愤在舞台上振臂高呼之时,为国效力的万丈豪情在年少的胸中激荡……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纪念“一二·九”运动革命历史短剧展演让每一名同学回顾历史,走向成长。代代革命先辈在外敌来临之际视死如归、共赴国难的光辉形象在每个人心目中闪光。一二·九运动所象征的忧国忧民、无私无畏、众志成城抵御外敌的革命精神也定当会被附中学子代代发扬与传承。相信通过展演活动,高18级的同学们必将铭记这段历史,在崭新的时代,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来源:学生发展中心
文字:樊苗一秀 任星阳
图片:杜衡 徐若飞 陈宇昊 庞妍昕 张许瞰 班魁英 严以恒
编辑:任星阳、赵林楠 行政管理中心
审核:黄丽梅 党胜军 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