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第一届“诗梦韶华”诗歌大赛落下帷幕
12月29日中午,清华附中第一届“诗梦韶华”诗歌大赛决赛在B208举行。来自高一年级14个班的60名同学作为选手参赛,经过初赛、复赛,高1611和高1613两个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高一语文备课组长朱亮和唐中云作为评委嘉宾,团委书记任星阳与学生会指导教师姚佳参加活动。比赛过程中,老师们对选手们主观题的答题进行打分。同时,到场的观众作为“大众评委”,也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进行了评价。
本次决赛共分为1.线索题(给出相关线索提示猜诗句);2.看图猜诗题;3.诗歌鉴赏题;4.诗歌朗诵;5.诗歌创作五个环节。五个环节中的这些题目,是由学生与老师共同精心策划与完成的,充分的考验了同学们的文学积累与底蕴,也考察着他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其中,线索题是最令人紧张的题目。它的随机性非常强,即使实力强劲的选手往往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赛场中,11班与13班的同学们积极调动个人的诗歌储备,开展着集体的头脑风暴,进行这热烈的讨论,对所给出的线索进行联想并不断报出自己的答案。选手们的认真与投入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们的努力与团结。同时,场下的观众情绪,也愈发激烈,比赛逐渐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参赛选手正在作答线索题
此外,看图猜诗题的难度同样不容小觑。选手们需要通过观察图片在有限时间内来猜出诗句,需要迅速而准确的联想。同时,对于猜测次数的限制让选手们不能随意猜测,更增添了“心理战”的意味。台下两位评委老师和来自两个班的其他同学也不禁被这气氛所感染,小声讨论着赛题,不断思考。随着分差的数次波动,赛场的气氛更加紧张。
选手们正在紧张地作答
紧接着,比赛进入到诗歌鉴赏环节,各班选手需要仔细地品读分析题目所给的两首古诗——欧阳修的《梦中作》和刘孝绰的《咏素蝶诗》。选手们仔细品味诗句,体会着作者的情感,不断的换位思考,想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认真的研讨答案,系统的列出提纲,完善细节,最终,在紧张的十分钟后,上交了一份凝结了团队之力的智慧结晶。
接下来是诗歌朗诵部分。两班的参赛选手都从六首诗中挑选出了《满江红》作为朗诵诗目。11班的周欣桐同学感情饱满,用激昂而悲愤的语调,以全身心的投入身临其境地诠释了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歌。13班的孙陈亦同学也不甘示弱。她一开始就怒拍桌案,为全诗奠定了悲愤激昂的基调。随后,她通过语调的变化,语速的快慢以及丰富的肢体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首诗蕴含的饱满感情。
两个环节过后,唐中云老师和朱亮老师分别对鉴赏题和朗诵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精彩点评。唐中云老师就鉴赏题的采分点,选手的答题情况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选手们有待提升的方面。朱亮老师则对两班选手朗诵题的表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点评,并在最后阐述了自己对《满江红》这首诗的情感的理解。为了给同学们做出范例,朱亮老师还亲自朗诵了这首词的下半阙,为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处理朗诵时音调高低的变化,获得全场同学热烈鼓掌。
本次比赛特邀的两位评委老师——朱亮老师(左)和唐中云老师
诗歌朗诵过后的诗歌创作是本次大赛的最后一个环节。选手们通过关键词的提示,将围绕“爱国”“环保”等主题进行现代诗创作。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的限制,选手们将于第二天上交他们的创作作品。
经过五部分分数的累加,最终,高1613班获得本次诗歌大赛的冠军。
本届“诗梦昭华”诗歌大赛由清华附中团委学生会学科部组织举办。旨在将诗歌带进同学们的生活,为每天的匆忙增添一抹诗意,同时让同学们在比赛中学会合作,增进友谊。
来源:学生发展中心
文字:宋佳荣
图片:何其、姚佳
审核:任星阳
编辑:档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