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内新闻 - 正文

清华附中高一高二综合实践文化考察课程山东线中期报道

发布时间:2016-11-09 作者: 清华附中 点击数:

11月9日,清华附中高一高二综合实践文化考察课程“行吟齐鲁,弘道儒风”山东线行程过半。清华附中高二学部(高15级)3班、10班两个班67名学生和6名老师参加山东线考察活动。

本着自主学习,教学相长的精神,在学部主任李劲松、班主任周俊、解礁,语文老师邹明的精心策划与部署下,山东线师生提前二十天对活动行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细致的教学备课,每到一处,学生做起了自己的老师,角色换位使山东线的考察活动呈献出了别样的精彩。

同学们在泰山合影

走进孔庙,谢惠玲同学率先完成了从金声玉振坊到十三碑亭的讲解。她具体讲述了金声玉振坊中“金声”“玉振”的出处,然后分别讲述了太和元气坊和至圣庙坊的出处和寓意。穿过圣时门和壁水桥,她细致地讲解了每一处的命名来历。接着在弘道门讲解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典故。在大中门前,她又为同学阐述了儒家“中庸”的思想。在四大碑和十三碑亭之中,全班分为了三个小组,开展了找碑寻线索的活动,同学们通过实际的考察观察,了解了每块碑的来历特点,也弄清了奎文阁以“奎”字命名的原因。

学生们认真聆听谢惠玲同学讲解

尹昕儒同学在读书宴客的“安怀堂”、习字作画的“江萼轩”,赞扬了孔子创学设教的功绩,又把建筑布局中体现出的孔子后裔兴学重教的传统思想向同学们做了详细介绍。

学生们认真聆听尹昕儒同学讲解

叶心远同学从孔庙的大成门讲到了孔府。他分别从历史典故、文化内涵、建筑构造等角度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出各景点的社会内涵,他的讲解既善于旁征博引又不失生动风趣,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学生们认真聆听叶心远同学讲解

孔令仁同学是孔家家谱中第76代传人,他沉稳而大气地为同学们描绘了各朝代的尊孔祭孔活动的盛况,同时又对近代以来对孔圣人崇拜的动摇、甚至禁止后的现代祭孔活动的意义做出了解读。

学生们认真聆听孔令仁同学讲解

孔庙碑林是中国第二大碑林博物馆,收集的两汉、魏晋碑帖最多。于芳菲同学在碑林中先讲解了汉隶“古拙”的特色,两汉艺术的力量和气势感便都在这“古拙”二字中体现了出来,让后世难以超越。接着,她又大致解释了魏碑。魏碑多为墓志铭,其中“志”用来简述逝者生前事迹,“铭”是后世表达赞颂的部分。她对米芾的讲解是最为精彩的一笔。她先由宋四家讲起,解释了苏轼为何不能称为宋代书法第一人的原因,又说到米芾张扬的性格,包括他对前辈书法家的批判和做官时依旧放荡不羁的情怀,以及他小小的洁癖。讲到他“造假”的天赋,仿制的唐人画作在行家眼里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区别只在“一眼”之间。收尾落在了孔庙碑林收展的《孔圣手植桧赞碑》,该碑为米芾晚年之作,行笔之间有颜、褚两家风范,通过她的讲解,同学们面对名碑,对中国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们认真聆听于芳菲同学讲解

在孔子传统六艺文化学习活动的一天中,同学们仿佛穿越了时光亲身体验了儒家文化。身着汉服,学习华夏民族华服的文化与古礼;射礼课程学习了乡射礼仪和射箭技巧,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理解了“射以观德”的道理;在古琴课程中学生们聆听了唐宋名曲,并学会了弹奏《笑傲江湖》主题曲之《沧海一声笑》中的经典乐句,琴与书画通,书中看留白,琴中听吟挠分寸;书法课学生们沉浸在笔墨之中遗忘了时间;拓片课学生们通过小组趣味合作,亲身拓制并珍藏了名家名篇的笔迹。

研习书法

射艺学习

古琴演奏

拓片体验

清华附中综合实践文化考察课程以亲身体验为特色进行课外综合素质拓展课程,面向高一、高二学部的全体学生。截至发稿当日,山东线之行程已经过半,同学们全情投入,在体验中思考,在研究中成长,发自内心的感悟凝聚着清华附中学子们在考察活动中的点滴收获,展现出了清华附中师生自强求真的风采。

撰稿:蒙昕钰

审核:李劲松

图片:孙振杰

编辑:档案室

办公室电话: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清华大学北侧


© 网投(中国)官方网站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