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清华附中奥森、将台路校区高二年级在阶梯教室举办西安游学行前知识讲座。此次讲座由五位教师主讲,内容涵盖语文、地理、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同学们欣赏西安。
清华附中奥森、将台路校区高二年级西安游学活动将于9月26日启程。秦川八百里,上下五千年,自古帝王州,屈指数长安。西安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首先开讲的是语文教师蒋亚利,她以大雁塔为示范,分别从文化寓意、语言内涵、典故传说、诗句赏鉴四个角度加以阐述,巧妙结合奥森校区门前石狮以及课文所学进行生动举例,带领学生感受大雁塔的文化积淀、俗语传说、名家诗篇,幽默活泼、引人入胜,勾起了学生对大雁塔的向往。
语文教师蒋亚利讲大雁塔
地理教师贺清灿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了陕西省的基本情况,又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了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的成因;接着以人文地理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进一步解读钟楼;最后从地理学角度解读西北地区饮食文化的成因。内容丰富,有点有面,浅显易懂。
地理教师贺清灿讲西安人文地理
历史教师许建华以“梦回长安”为主题,介绍了唐朝长安的城市布局与文化输出。“世界第一城”的长安桃李国际,其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衣服、茶道)、钱币铸造、文字等走出国门,为世界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对比长安都城与日本都城的相同之处中,同学们体会到了唐朝文化的影响力,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历史教师许建华讲“梦回西安”
老师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
“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不用人俑,而改用陶俑和木俑呢?这个问题怎么从哲学层面来回答呢?”带着这份好奇,政治教师吴玉丹从先秦儒家思想角度讲解了陶俑代替人俑的原因。从哲学层面引导学生看西安,给人一种不一样的视角。
政治教师吴玉丹从哲学角度看西安
美术教师丁瑗向同学们细致交代了参观博物馆的文明礼仪和行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出行参观习惯,尊重地方习俗,关心集体帮助他人,展现良好的清华附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有序有礼地完成此次西安社会实践课程。
美术教师丁媛讲西安行文明礼仪
最后,校区副校长程惠云和同学们交流了综合社会实践课程的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有限,但我们能凭借经历和阅历来拓宽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此次西安文化考察课就是一次共同发现、集体探究的绝佳机会。行走即学习,希望每个清华附中的学生在西安都能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悦。”
程惠云副校长与同学们交流
撰稿:吴玉丹、蒋亚利
照片:张聪志
审核:党文萍、程玮琳
编辑:附中档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