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北京数字学校召开第一届微课征集与评选总结培训会。清华附中多位教师的微课作品获奖,其中,历史学科教师费晓健的《北大-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王静的《郑和下西洋》、王敏的《甲午中日战争之黄海海战》分别获得一等奖;地理学科教师谷丰的《板块的运动》、伊娜的《细胞的衰老》、生物学科教师李琳的《细胞的衰老》、王旭的《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获二等奖。
清华附中初中历史教师王敏作为获奖老师代表做大会发言。以历史学科参赛的三个微课作品为例,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点亮课堂”和“万变不离其宗”三个方面,介绍了清华附中历史教研组在微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与思考,倡导大家在微课制作应该注重形神兼备、做到直面挑战并抓住学科本质,将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深度结合,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自身实践和合作探究中体会出历史课程的价值和功能,培养受益一生的思维方式。
北京数字学校第一届微课比赛共征集到各科作品2483节,一等奖获奖作品190节。本次评选总结大会由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简称“基教研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北京数字学校管理办公室主任贾美华主持,基教研中心李子恒书记、王建平副主任、詹伟华副主任,市级及区县教研中心教研员、各学校获奖教师代表,以及参加2014年微课设计、开发和录制工作的350多位老师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北京数字学校(Beijing Digital School,简称BDS)是2012年北京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旨在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名师同步课程”,丰富教育供给,改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加快实现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清华附中、清华附小等25所中小学校成为首批授牌基地学校;清华附中历史、数学两个学科则成为首批数字学校基地校学科。
获奖代表清华附中历史教师王敏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