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高二年级艺术特色课程班的同学们参与了艺术特色课程的系列课程——走进清华大学博物馆。参观活动由校区美术教师带队,班主任教师跟班带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助教协助,共同完成。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2016年4月落成,9月1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目前正在展出七个以上精心策划的开馆大展,它们分别是:“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学院传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作品展、“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营造中华”——清华营建学科专题展、“思贤师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大家作品展等。
参加活动的师生在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位于博物馆一层的特展:“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参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博物馆开馆初也曾亲临参观,可见展览在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分量。展览囊括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60幅《大西洋古抄本》手稿真迹、装置模型和《最后的晚餐》(约1611-1616,维斯皮诺临摹)。这是达·芬奇真迹首次在境外的最大规模展览。展览呈现了当代国际艺术与科学领域最新的艺术作品,诠释了科学如何与艺术进行优雅而完美的结合,开拓了认识,增强了思维的发散性。同学们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教的讲解中进行了细致的参观。
同学们认真参观艺术品展览
同学们认真参观艺术品展览
同学们认真参观艺术品展览
同学们认真参观艺术品展览
同学们认真参观艺术品展览
走出特展展厅,同学们又参观了博物馆的多个常设展览与临时展览,展览内容为清华大学最具代表性的、具有很高文化研究价值的藏品。其中临时展出的“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中展出了闻名遐迩的“清华简”。“清华简”属战国中期楚墓出土文物,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总字数近6万字,以经、史类经典为主。由于其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受到“焚书坑儒”的冲击,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呈现先秦古籍的原貌。对于了解中华文明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研究简牍形制和古文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参观学习
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参观学习
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参观学习
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参观学习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反映藏品以及展览形式让人意犹未尽,流连忘返,深感受益匪浅。
今天的参观活动得到了校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副校长程惠云同孩子们共同参观了展览,交流展览感受。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以艺术特色作为本校的办学特色,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努力为同学们带来内容紧凑,高质量的艺术素养课程。
撰稿:丁瑗
照片:赵婉婷
审核:程惠云、程玮琳
编辑:附中档案室